相关资讯

胡宗南说:你们笑我是草包,我想问,全世界有谁能打得过彭总

发布日期:2025-02-05 10:47    点击次数:182

别人都说我是个没用的家伙,但我就想问问,这世上能有几个比得上彭大将军的?胡宗南晚年时常这样念叨。说到胡宗南,他身上有不少头衔,像是什么“西北的霸主”、老蒋手下的“头号战将”之类的。

胡宗南究竟有啥本事呢?他到了晚年,为啥会讲出那句话?

【老蒋的得力干将】

胡宗南是从黄埔军校出来的,他和徐向前、陈赓、蔡申熙这些人都是同学。胡宗南在学校表现很好,成绩很突出,而且他跟蒋介石还是老乡,所以蒋介石特别看重他,让他成了升职最快的军官。

老蒋心里头,胡宗南那可是军事上的一把好手,特别是那次“巴山急电”事件,让老蒋对他赞不绝口。说起来,那还是胡宗南和他以前的老同学们之间的一场硬仗呢。

1932年秋天那会儿,老蒋又动手了,对红军发起了第四轮的“围剿”。这次,他派了胡宗南去鄂豫皖苏区,目的就是要把红军给围住消灭掉。

那时候,胡宗南是国民党中央军里的头一号人物,第一师的师长,跟老蒋那是铁打的关系。而他们要面对的,是红四方面军,带队的是他的老同学徐向前、陈赓,还有蔡申熙。

我们部队跟国民党的三十万大军干上了。那时候,红12师的师长陈赓在战斗中受了伤。到了河口镇那一仗,蔡申熙不幸阵亡了。

胡宗南趁着胜利,一路猛追,直追到大巴山脚下。徐向前心里明白,硬碰硬跟国民党的30万大军干不过,于是带着红军翻山越岭,穿过大巴山,进了四川。

胡宗南心里头还琢磨着要往前追,可被川军给拦下了。按一般情况讲,第一师这一路长途奔跑,战斗力早就没了影儿,现在应该乖乖回鄂豫皖那边歇着去。

不过胡宗南心里盘算起了小九九,连忙给老蒋拍了一封加急电报。电报里头,他跟老蒋提议,不如让部队先在陇南安营扎寨。

川军和红军之间迟早得干一架。要是红军赢了,川军肯定会找人帮忙,那时候咱们第一师就能直接进四川去支援。要是红军输了,他们铁定会往陇南那边跑,想去跟苏联搭上线。

不管结果咋样,胡宗南都能挡住红军。老蒋对那封“巴山来的紧急电报”夸个不停,对胡宗南也越来越器重。

就像胡宗南预想的那样,红军跟川军一打,红军赢了,还建起了川陕根据地。接着,胡宗南就按照之前的安排,带着他的第一师进了四川去帮忙。

这时候,胡宗南手握大权,优势很明显。老蒋对他特别慷慨,不光把亲信部队交给他指挥,而且军用物资也是源源不断,从没缺过。

直到红军踏上长征那段日子,这种上风都特别突出。可红军三个主要部队汇合到一起后,胡宗南的优势就一点点没了,原因是他军事上的对头现身了……

【彭老总与胡宗南战场初遇】

1936年那会儿,胡宗南带着他的第一师杀进了甘肃。他仗着自己人多枪好,胆子特别大,对红军发起了猛烈的攻打。

长征路上,我军战士走得特别累,心里头也提不起劲儿。张国焘清楚胡宗南是个硬茬子,所以就琢磨着,咱们能不跟胡宗南硬碰硬就尽量避免。

彭老总不同意大家的看法,他猛地站起来,坚决地说:“我就要跟胡宗南较量较量,你们都说他厉害得像饿狼一样,我偏要像猎人那样,把他给制服了!”

彭德怀将军的点子得到了毛泽东主席的点头,让他来指挥三支红军的主力部队。要打仗前,彭将军只听说对方是个凶猛如饿狼的对手,但没想到他还狡猾得像只“狐狸”。

彭大将军设了个局,拿靖远当诱饵,打算把胡宗南引进包围圈。可谁承想,这老谋深算的家伙根本不上当,就派了一小队人马去攻靖远,自己的大部队还是死盯着红军不放。

所以,彭老总的第一个打算没成。接着,他就让队伍从靖远撤走。撤退的时候,他们还故意放出风声,让情报小组假装不小心透露出红军大队人马的位置信息。

尽管诱惑巨大,胡宗南却没被迷惑,仍然坚持追赶红军。他就这样一直追,追到了保安这个地方。保安对中央来说太重要了,要是丢了,红军可能得再来一次长征。

毛主席心里头急得不行,赶紧给彭老总发了封加急电报,俩人立马商量起怎么收拾胡宗南这事儿。彭老总琢磨着,胡宗南那第一师追了我们这么久,早累得跟条狗似的了。

我们军队最拿手的就是打持久战。彭大将军一拍板,决定在山城堡来个埋伏,眼瞅着,那场大名鼎鼎的山城堡战斗马上就要开打了。

11月16号那天,彭老总又摆了个“包围圈”,就等着胡宗南往里钻。没过几天,国民党的1师2旅就在萌城跟我军撞上了,两边打了一场突如其来的埋伏仗。

我军瞅准了好地势,硬是把敌军撵出去10公里远,接着又溜达到了山城堡那块儿。胡宗南琢磨着,这一仗打完,红军怕是没力气再跟咱斗了,就派了第一军从两边往山城堡夹击。

没想到这一行动正合了彭老总的计划,国军一踏进山城堡,就被红军给埋伏了。红军的三大队伍联手行动,再加上彭老总出色的指挥,国民党军队吓得赶紧撤退。

山城堡那一仗,彭大将军把胡宗南这头猛兽给收拾了,还让陕甘宁根据地稳稳当当的。胡宗南心里头那叫一个不甘啊,一直憋着气,就等着跟彭大将军再较量一回……

【宜川战役再败胡宗南】

西安事变以后,国共两边又走到了一起,两人也因此消停了一阵子。胡宗南接到命令去守陕西,主要目的是挡住日本鬼子,另外就是把陕甘宁边区给围起来。

抗战打完以后,胡宗南的队伍膨胀到了40万大军,成了名副其实的“西北老大”。老蒋不守信用,把《双十协定》扔一边,胡宗南就带着20万大军去进攻陕北了。

1947年春天那会儿,胡宗南打下了延安。彭老总一看,主动跟毛主席说,他要跟胡宗南干一架。毛主席一听,觉得行,就让他当了西北野战军的总头头。你猜怎么着?彭老总就用2万兵马,愣是把胡宗南给打趴下了。他是怎么做到的呢?

彭老总为了显示对敌人的“看重”,专门琢磨出一套“蘑菇打法”。他不跟敌人硬碰硬,主要是打游击,重点搞些小范围的战斗。

我军采用巧妙的“蘑菇战法”,一口气收拾了胡宗南手下的五个旅。这让胡宗南火冒三丈,他急着想找彭老总决一死战,结果却再次中了我们的计。

1948年那会儿,宜川那边开打了。胡宗南呢,他调了29军过去帮忙。29军的头儿刘戡,火急火燎地给胡宗南发电报,说要赶紧派飞机去炸解放军纵队的左边部分。

胡宗南立刻发出了指令,可没想到的是,他那不靠谱的参谋长却跑去约人跳舞了。结果,29军被彭老总给团团围住,两万多国民党士兵成了俘虏,还有三千多人被消灭。

之后,胡宗南从延安撤走了。说到西府那一仗,胡宗南和马家军一块把彭老总给围了起来。那次真是险啊,彭老总差点就被抓住了,不过还好,他最后还是想办法逃了出来。

后来的事情大家都心知肚明,老蒋打了败仗,跑到了台湾。胡宗南也跟着去了台湾,躲到大陈岛上干起了“海盗”的勾当,还给自己换了个名字叫秦东昌。

秦东昌这个名字,是老蒋给他起的,意思就是盼着他的得力手下能再次振作起来,闯出一番新天地。胡宗南跟老蒋不一样,他明白老百姓的心思有多重要。

胡宗南到了天水,一边整顿军队,一边还想赢得老百姓的心。他给当地人建起了学校,把公路也给修好了,这样一来,在大家眼里,他的形象可就不错了。

另外,胡宗南在生活作风上显得特别朴实无华。有次我去采访他,发现他屋里的摆设少而简洁,就算是大冷天的寒冬时节,胡宗南也没开火炉来暖和身子。

这个报道发布后,赢得了老百姓的一片叫好声。名声在外,胡宗南在天水地区站稳脚跟就更容易了,接下来的工作也能顺利开展。

他最终选错了边,跟人民走了相反的路。胡宗南跑到台湾后,心里还是不服彭老总。直到抗美援朝那场大战,彭老总指挥解放军打赢了,胡宗南这才真正服了。

到了他老年的时候,他耳朵里灌满了不少讽刺的话,有人贬低他是个废物;有人指责他啥本事没有;还有人讲他空有壮志实则本事不济,好几回把部队领到解放军面前,结果被人家“收拾”得干干净净。

对于这事儿,胡宗南心里很不服气,他直接反驳说:“你们说我无能,那我倒要问问,这世上有几个能斗得过彭大将军的?”

彭老总那可真是了不起的人物,给国家做出了巨大贡献。毛主席还特意为他写过一首诗,夸他是:“谁能英勇冲锋陷阵?只有咱彭大将军!”

#百家说史迎新春#